查看 1767 回复 0

[国内新闻] 大学排行在中国

<
发表于 2011-5-28 18:53:51|来自:广东东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评价似乎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由ZF主导的“教学评估”,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其“劳民伤财”、“形式主义”,批评声始终不绝于耳,呼唤一个由独立于ZF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来进行大学评价的需求越发强烈;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很多民间机构进行的大学排行榜,其科学性和公正性,无法令人信服。

“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模式,路在何方?

不久前,已寂静一时的“大学排行榜”再度引发喧嚣。

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全书110万字,内容包括我国70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学科门类排名、本科专业排名。在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以207.91分夺得全国高校综合实力冠军,北京大学以200.34分蝉联亚军,曾经连续14年冠军的清华大学以190.25分屈居季军。

此榜单一出,公众哗然。一方面,有评价指出,此次浙江大学总分夺冠,标志着经过1978年改革开放32年的演化,经过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10年的激烈竞争,中国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已经由北大清华两强鹤立的不变局面,演变为清华、北大、浙大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中国大学评价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另一方面,有公众质疑,即使浙江大学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有目共睹,可真的能力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独占鳌头?这份榜单公正吗?权威吗?可信吗?

“公正吗?”“权威吗?”“可信吗?”质疑声代表了自“大学排行榜”诞生以来,公众心中一直的疑问和担忧,面对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大学排名榜单,我们能相信吗?我们该相信谁?

1.大学排行

“悬在大学校长头上的剑”

大学排行榜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世界范围内,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率先对全美本科院校进行排名,两年评一次。到1987年时,开始面向研究生教育,并改为每年评一次,旨在为家长和学生在择校时提供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参考数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美大学排行榜一经推出,因其服务对象明确、评估方法科学、指标体系合理,民众反响良好。其后,各国也纷纷效仿并对世界范围以及本国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英国的《泰晤士报高教副刊》世界大学排行榜、加拿大《麦克林杂志》的加拿大大学排行榜以及日本《钻石杂志》日本大学排行榜。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大学排行起步较晚,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1993)、网大版的大学排行榜(1999)、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2003)、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2003)和武汉大学的大学排行榜(2004)。目前,尽管各个大学排行榜在各项评价指标与权重上有不同的操作技术与理念,但都吸取了欧美国家大学排行榜的排序形式。

在我国,大学排行榜从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大学排名像是悬在中国大学校长头上的一把剑,很多大学校长为了得到体面的学校排名,不得不按照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进行学校建设,导致中国很多大学没有了特色。”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曾这样评价。

还有大学校长认为“大学排行榜污染学术空气”。甚至有专家评价,从目前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种种弊端来看,最严重的问题应该是排行榜很可能异化成如同某搜索引擎的“竞价排行榜”一般的怪胎,谁给钱多,谁的排名就靠前。

不仅在国内对大学排行榜有质疑,在国外,近些年来,对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之争论也时有发生。

在2004年北京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指出:“大学排名是不科学的,世界上伟大的大学是不可以排名的;不同的大学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不可比的。”有专家分析,剑桥大学校长的话,究其含义是指大学排行在衡量和评价大学优良传统、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等方面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数据很大程度上体现物质层面上的水平,但在大学精神层面上很难做到准确的评估,另外大学排行很大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相悖,因为大学排行的前提是对大学进行分类,刚性的分类可能使不同特点的大学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从以上角度来看,大学排行的价值是有局限性的。

2.备受关注

折射公众对大学评价的呼唤

大学排行榜,其实是大学评价的一种外在形式。有专家指出,之所以公众对大学排行榜如此热衷,之所以各种大学排行榜每一公诸于众,总能吸引无数关注,根本原因是,公众对大学评价的需要。

所谓大学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高等教育整体或个别机构进行客观的科学判定的过程。

“大学评价之所以必要,首先是社会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李守福教授指出,高等教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ZF、社会群体以及个体在内的整个社会都为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以期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和创造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这些投入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以及大学是否实现了所期望的目标,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 “其次,对于大学来说,评价不仅是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手段,而且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李守福指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学教育的多样化和校际间差距的不断拉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择校(或专业)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对学校或专业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对大学的评价。时至今日,学生和大学的角色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已逐渐从过去那种大学门前的入学乞求者转变为受大学欢迎的顾客,大学也逐渐开始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所以,开展大学评价活动对大学的发展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教授刘尧也曾指出,大学评价,有助于引导ZF和社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有限的资金流向优秀的大学;有助于引入竞争机制,使中国大学融入社会改革、争取办学自主权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影响大学的社会声誉,从而影响大学的生源质量、经费数额、生活待遇等一切需要ZF更需要社会支持的资源;有助于吸引国人关注大学教育,拉近了大学和大众的距离;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推销大学教育、争取社会资源。另外,大学排名不仅仅是给大学排出先后次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常能诊断出大学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每年一次的大学排名所形成的排名轨迹,可以动态地反映各个大学的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各指标的强弱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能够准确地找出各个大学的发展潜力,甚至找出大学对社会的参与程度和与社会的关系;大学排名揭示的各个大学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供各级ZF决策时参考。

3.路在何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

在我国,ZF主导的大学评价形式是存在的,那就是“本科教学评估”,而且,为期五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在促进高校改善办学条件、重视本科教育质量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评估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问题,评估组织和评估形式,都曾饱受质疑。有专家指出,之所以“本科教学评估”遭受诟病,其根源在于评估以行政为主导,管评办不分。针对“本科教学评估”,不止一位大学校长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学校办得好坏,不是靠上级组织的评估评出来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它是靠社会上的影响,由社会评估的。比如就业的状况、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是最真实的评估。”

如此看来,在我国,大学评价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对于大学评价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是能够达成基本共识的,但是,该由谁进行大学评价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一方面,由ZF主导的“教学评估”,批评声始终不绝于耳。呼唤一个由独立于ZF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来进行大学评价的需求越发强烈;可是,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很多民间机构,即所谓的“第三方”进行的大学排行榜,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又无法令人信服。“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到底路在何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国,自“大学排行”诞生之日起,便有着严格的界定,即“大学排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根据编制者确信能够测量或反映大学学术质量或教育质量的某些准则或某一套准则编制的“最佳大学”院校名单;第二,必须按编制者预设的指标,以量化形式为大学排出顺序。其中,每一所大学都必须有自身的位次;第三,必须公开大学排序所用的方法及其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胡莉芳老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大学评价,或者说大学排行榜作为一个公共领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大学排行榜本身并不能决定大学的竞争力或实力。排行榜是一种第三方的大学评价,评价或排名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它只能揭示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起到某种引导作用。第二, 大学评价和大学排行榜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先。大学排行榜的评价对象是大学。大学是公共事业单位,公共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大学排行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为家长、学生、雇主以及其它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服务。因此,大学评价和大学排行榜是非营利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三,大学排行榜虽然是开放的,但准入应该有专业限制。大学是继承、创造和传播高深知识的场所,只能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或者机构进行评价,不可以任人“评头论足”。

没有设置签名的默认显示以下内容: 全站功能彻底改头换面,深入研究将让您感受便捷,熟悉后定会让您振憾!
在我的钱包中绑定微信号即可提现至微信钱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