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2 回复 0

[国内新闻] 刘昌海:高考作文拒网络热词不必“一刀切”

<
发表于 2011-6-6 22:47:43|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查看更多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昌海
  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表示在接听高考热线时表示,“给力”、“神马”等网络语言不应用在高考作文卷中,如果贸然使用将会被以错别字扣分。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等,也不要夹杂在作文之中。(6月3日东方网)
  高考语文考查的是汉语的规范使用,对于那些生编硬造、不符合现行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理应明确拒绝。但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网络热词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所谓的网络词语和规范用语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如果“一刀切”地对所有网络词语都“格杀勿论”,很可能会“误伤好词”。
  比如“躲猫猫”、“打酱油”等网络词语,本身就是脱胎于现实当中的新闻事件,其形成过程和常用的成语典故有共通之处。只要用得合理不但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而且还会为文章增色。这些网络词语在使用时一般都加上引号,其实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如果高考中出现了这些词语,只因为在网上更流行就一概以错别字来对待,显然有矫枉过正之嫌。
  而且,语言文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约定俗成的过程。网民也是社会当中的公民,网络语言也应该纳入现代汉语的范畴,我们不应该在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之间划上一条人为的鸿沟。语言的规范必然落后于语言的发展,对一些大家都在使用已经司空见惯的网络用语,即使词典暂时还没有收录,也不应该以错别字对待。那些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已经经常使用、有固定含义的新兴语言,只要使用得当,即使是“网络热词”,高考作文也不应该拒绝。
  当然,高考考场不是网络新词的试验场,一些生编硬造、纯粹为了娱乐而没有任何意义的“异型语言”滥用是不恰当的,很可能会成为失分因素。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合理使用,尽量采用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写作的目的是与读者沟通,如何运用语言是作者的基本功问题。换言之,如何使用网络语言自有考生自己选择自担风险,并不需要试卷的评判者事先给出规范。
  在现代社会,网络和网络语言渐渐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面对网络词语,高考试卷和阅卷教师都不能“打酱油”置身事外。连一向严肃、在国内堪称权威的《人民日报》都可以与时俱进,思想活跃的高中毕业生作文中出现网络词语却要“格杀勿论”,简直太不给力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没有设置签名的默认显示以下内容: 全站功能彻底改头换面,深入研究将让您感受便捷,熟悉后定会让您振憾!
在我的钱包中绑定微信号即可提现至微信钱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